11月9日,在湖南证监局的指导下,由大连商品交易所支持、湖南省期货业协会与中南大学联合实施的2022年大商所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在长沙正式开班。湖南证监局、大连商品交易所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南大学商学院师生以及期货公司讲师代表等60余人参加开班仪式。
中南大学商学院相关负责人对大商所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勉励学员“勤学善思、勤勉笃行、勤慎肃恭”。他在致辞中表示,期货人才培育项目课程设计集前瞻性、专业性、实务性于一体,邀请高校、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期货公司高管和业内资深人士担任主讲教师,是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期货行业后备人才的有力举措。
湖南证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大商所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通过与高校、期货公司等多方的深度合作,有效落实了2019年中国证监会与教育部就证券期货交易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切实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培养了一大批宝贵的人才。湖南证监局将持续加大与各交易所的合作,为期货市场高质量人才的持续供给提供重要支撑,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以及经济“脱虚向实”的意义。
大商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人才是发展和创新的基石。近年来,期货市场步入发展快车道,现货市场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对期货人才的需求急速上升,对人才结构和队伍建设的要求逐步提高,如何培养和输送专业性、综合性人才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2017年大商所启动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秉承“培养高端人才,将衍生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理念,由交易所、会员单位、地方期货业协会、高校等多方合作,前置期货衍生品教育,将人才培育拓展至高校环节,共同推动期货衍生品课程走进高校课堂。通过各方戮力同心、深耕细作,大商所高校项目稳步推进、亮点纷呈,效果逐渐显现。截至目前,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已与86所高校合作开展了300余个项目,培养学生超1.9万人。除课程类项目以外,大商所积极探索高校研究类项目、高校教师研修班、学生夏令营、衍生品实践大赛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育模式,建立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开班仪式结束后,中国期货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李强为全体学员作了专题授课,勾勒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阐释了期货市场对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影响、对实体企业的作用和历史性发展机遇,以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等。
据了解,本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是大商所与中南大学合作的第三期项目,在延续往期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课程体系,增加了产业企业风险管理案例介绍与方案设计、《期货和衍生品法》解读、商品期货研究方法等课程,在重点普及期货和衍生品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针对性地延伸到具体岗位和业务介绍层面,提升了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